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3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9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2013年《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所构建的以非法证据排除和瑕疵证据补正为核心的程序性裁判,为侦查机关出具书面说明材料的适用设定了较大空间,悖离直接言辞原则,存在明显的正当性瑕疵。但侦查说明的适用,又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两种理念存在激烈的矛盾。就此,有必要根据程序性裁判的不同证明方式,试求形成侦查说明从底限规范性到精密规范性的多层级规范性阶梯,进而确立其审查与排除规则。借此,以精密的形式性规则,弥补侦查说明的公正性瑕疵,弥合其理论正当性与实践合理性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32.
"情况说明"随着司法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从"两个证据规定"开始,刑事诉讼的规范层面开始将其纳入法条,然而在接下来包括2013年《刑事诉讼法》和《高检规则》等规范中,"情况说明"的证据能力一直摇摆在承认与否定之间。在理论的维度里,关于"情况说明"是否具有证据能力的讨论从未终止。反对者的观点太过注重证据的法定形式,且"一刀切"的做法太过武断。赞同者将"情况说明"进行类型化分析,可以有助于把握每一类"情况说明"的特点,然而"相对否定派"和"相对肯定派"在对待"程序类情况说明"和"证据类情况说明"的证据能力时出现了分歧,其中"相对否定派"未能准确把握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范围。  相似文献   
33.
在互联网对我们生活影响日益深刻的同时,网络逐渐成为网民表达思想和言论的新渠道和新平台.作为一种新兴起的舆论监督力量,凭借其特性,网络舆论相对其他平面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强大优势.积极的一面是网络舆论在成为一种监督力量的同时也加速了案件的进展和审理,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司法公正.当然在缺乏法律监督的前提下,毫无束缚的网络舆论必然会对司法公正产生强势干预,对我国的法制进程产生消极的影响.由此,应当从重视道德规范、出台相关立法、加快权利救济渠道、话语权四个方面解决网络舆论和司法公正进程的冲突.  相似文献   
34.
程序轻微瑕疵是指未对相对人实体权利产生影响的程序违反。山东、湖南等省份的行政程序规定中关于"程序轻微瑕疵不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说法并不准确,有忽略程序权利在合法权益范畴中地位的嫌疑,建议修改。补正制度符合行政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目标模式,是程序轻微瑕疵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5.
王亚新  陈福勇 《法学杂志》2012,33(5):111-119
目前学界和仲裁界对《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是否修改及怎样修改存在较大争议。为了给相关讨论提供有益素材,有必要取得来自仲裁及司法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并作实证性的考察。通过对北京仲裁委员会1995-2010年仲裁裁决被不予执行的裁定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不予执行的因素是多元的。从实务的视角出发,至少应把第213条第(四)款牵涉事实认定的事由统一到《仲裁法》第58条作为撤销仲裁裁决事由的"伪造或隐瞒证据"的规定上去。  相似文献   
36.
发布通缉令是公安机关为了缉拿依法应当逮捕但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的特殊命令.美国军队在伊拉克战争中将通缉令和扑克牌有机的联系了起来,这一做法被河南省荥阳市的公安部门所吸收,发布了我国国内第一套"扑克牌通缉令".但是这一套"扑克牌通缉令"在形式合法性、空间局限性和实效有限性上都存在着问题,使其不能符合"法治精神"的要求.这一改革存在的弊端再一次暴露出我国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活动中"重实体、轻程序"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37.
This study examines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Ghana police service in contrast with general population studies that explain citizens’ attitudes toward the police. Two research questions guided this study: (1) What are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police? and (2) What factors influence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police?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one large university in Ghana between the months of December 2012 and February 2013, the study found several intriguing findings. First, students have moderate trust in the Ghana police. Second, students critically evaluated police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effectiveness.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s revealed that vicarious experiences of police corruption, marital status, level of education, and ethnicity predicted students’ trust in the police as well as influenced their perceptions of fairness and effectiveness.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8.
The article presents a rationale for communicative, conceptual, cognitive and procedural challenges experienced by litigants in person in financial remedy proceedings.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s oscillation between written and spoken legal genres and narr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hich litigants in person have to use throughout different stages (from the early stages of starting proceedings, filling in court forms and providing documentation, through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to interaction in court). While legal professionals express themselves in paradigmatic legal mode influenced by legal acts and legislation, litigants in person tend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narrative mode similar to everyday storytelling. The objective is to investigate obstacles litigants in person experience during the process originally designed by legal professionals for legal professionals. The article evaluates different options for empowering lay people involved in legal proceedings and argues for the need to provide more specific support for different stages of family proceedings.  相似文献   
39.
程序选择权是以尊重主体人格尊严以及多元化需求为基础的一项公民的基本程序权利。从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概念和性质出发,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法理基础可以界定为:人权内涵的体现、程序主体性原则的应有之义、处分权主义的必然结果。同时,民事程序选择权在保障程序公正、提升程序效率等方面对民事诉讼及民事纠纷的解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工作者在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现象的同时,产生了过分强调程序公正的倾向,并导致司法裁判不公现象的增多。从实证的角度看.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依归和检验标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产生冲突,这时,法官就要根据价值衡量来决定取舍,不能简单地一律程序公正优先.也不能把实体公正作为惟一的追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民事诉讼实务中要实现裁判的实体公正,必须在民事裁判结果中体现法律和情理的统一。以取得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现法律公正与社会主流正义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